推出外貿保穩提質行動、外資穩存量擴增量提質量行動,支持外貿企業搶訂單拓市場,加大引進外資支持力度,加強重大外資項目服務保障……春節以來,不少地方對穩外貿穩外資作出一系列部署,推出針對性舉措,力求在去年穩增長基礎上提質促優。接受記者采訪的專家表示,各地紛紛靠前發力,將有效激發市場活力,力保“開門紅”,也為全年外貿外資穩量提質打下基礎。
2月1日18時,浙江省赴歐洲投資促進團從省商務廳出發,凌晨從上海浦東機場飛赴捷克,開啟為期10天的雙向投資促進之行,行程覆蓋捷克、匈牙利、德國。
不僅浙江,新春以來,多地都在迅速行動。1月30日,在主題為“以大抓產業項目招商為重點,打好外貿、外資、外包、外經、外智‘五外聯動’組合拳,不斷開創廣州對外開放新格局”的廣州市高質量發展大會 商務主題圓桌會上,各部門均表態將持續開展“暖企行動”,不折不扣落實扶企惠企政策,幫助企業爭資金、爭政策,一鏈一策、一企一策解決實際困難,讓企業把“根”留在廣州。
另外,上海、遼寧、江蘇、廣東等多地在近期部署2023年經濟工作時,都將穩外貿穩外資作為重要目標。例如,1月29日上海發布的《上海市提信心擴需求穩增長促發展行動方案》推出外貿保穩提質行動、外資穩存量擴增量提質量行動,并提出支持外貿企業搶訂單拓市場;提升外匯套保、跨境人民幣和外匯收支便利化等外貿金融服務支持,確保辦理正常出口退稅的平均時間在5個工作日內;研究鼓勵外資企業利潤再投資等舉措。
快見效 企業信心增強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穩外貿穩外資舉措進一步激發了企業發展的信心。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聶平香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分析,這輪地方穩外貿穩外資政策舉措既有連貫性,又有針對性,更加強化服務性。她列舉,多地助力外貿企業開拓市場,優化國際市場布局,拓展貿易增量;對優質外資企業的引進和增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升外貿外資企業的通關便利化;進一步完善重大外資項目工作專班機制,加強全流程跟蹤服務和全方位要素保障等……這些都是針對當下企業發展的迫切需求出臺的及時舉措。“政策的‘及時雨’無疑將讓企業減負前行,謀求更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