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不尋常極不平凡的2022已然過去,充滿信心充滿機遇的2023如期而至。2022年,紡織行業也深受疫情影響,復工延遲、需求降低、物流受阻……但是經過韌性戰斗、不斷探索,終以較好的成績平穩渡過。展望未來,黨的二十大開啟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新篇章,為中國紡織工業未來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不久前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傳遞出積極信號,2023年經濟運行有望總體回升。
歲末年初之際,“回顧2022 奮進2023”相關領導和專家回顧2022年發展情況,分析行業形勢,展望2023年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2022年以來,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和多重因素影響,化纖行業承壓運行。原油價格高位大幅波動,下游需求持續低迷,化纖行業總體生產經營形勢嚴峻,企業增收不增利的現象普遍存在。但在這樣的環境下,化纖行業表現出了強大韌性,行業發展也不乏亮點。近日,記者專訪了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會長陳新偉,分析行業發展成績背后的原因,展望2023年發展前景。
陳新偉
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會長
行業承壓運行,亦不乏亮點
2022年,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化纖行業運行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總體生產經營形勢嚴峻。2022年化纖行業總體開工負荷弱于2021年,產銷壓力加大,部分產品庫存保持高位。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2年1-11月化纖產量6177萬噸,同比微降0.1%。其中,二季度增速降幅明顯,三季度降至負增長。行業盈利壓力尤為突出,企業增收不增利。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1-11月化纖行業營業收入同比增加6.4%,但利潤總額同比減少65.05%;營收利潤率為2.13%,較2021年下降4個百分點?;w貢獻利潤占紡織行業利潤的12.5%。
其原因,陳新偉談到,最核心的影響因素是需求不足。2022年紡織行業經濟運行總體呈現放緩態勢,從化纖下游主要行業的開機率來看,普遍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此外,受疫情反復影響,國內外供應鏈運轉和企業復工復產不確定性增大,給化纖企業特別是小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帶來很大阻力。原油價格高位大幅波動也嚴重拖累了化纖市場。上半年,原油價格震蕩上漲,最高漲幅超過60%,大幅增加了化纖行業的原料成本和能源成本,擠壓企業利潤并且占用大量流動資金。下半年,原油價格快速下跌,一度跌回年初水平,企業原料成本雖然大幅減少,但化纖市場失去支撐,產品價格持續下跌造成銷售更為困難,同時,庫存貶值也嚴重侵蝕企業陳新偉介紹,即使在這樣嚴峻的發展形勢下,化纖行業運行也不乏亮點。一是國內碳纖維行業依然保持高景氣度,市場需求保持增加,產能規??焖僭鲩L,生產線基本滿負荷運行、多個新項目爭分奪秒趕工期。根據重點企業反饋,前3季度主營收入、利潤均較上年同期有較大增長,預計全行業仍可實現整體盈利。二是在國家新發展理念和“雙碳”目標的指引下,生物基纖維產業規模保持較快增長,如聚乳酸纖維關鍵技術不斷取得突破,受到更多關注,萊賽爾纖維產業發展態勢明顯轉好;三是差異化、功能化纖維的研發步伐在加速,那些產品開發做得好、品牌做得好、國際化程度高的大企業相對來說效益較好,受市場波動的影響更??;四是化纖出口依然保持良好的增長態勢,在2022年這種艱難形勢下,化纖出口增長反映出國際市場需求增加以及我國化纖產品競爭力的提高。根據中國海關數據統計,1-11月化纖主要產品合計出口量同比增加9.44%,比“十三五”(2015年)以來的年均增速(7.3%)提升2.1個百分點。其中,腈綸出口量強勢增長,1-11月同比增加203.75%。此外,聚酯瓶片出口也表現亮眼,繼2021年出口量同比增長36%之后,2022年1-11月繼續大幅增長42.99%,俄羅斯、菲律賓、土耳其、阿爾及利亞和秘魯為前五大出口市場。
穩步構建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現代產業體系
2022年對于化纖行業來說,最重要的事情莫過于工業和信息化部、發改委兩部委聯合發布了《關于化纖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吨笇б庖姟诽岢隽艘幌盗懈哔|量發展的目標,指導化纖行業構建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現代產業體系,全面建設化纖強國。陳新偉表示,兩部委發布的《指導意見》,是國家部委自2006年“十一五”以來,連續4次以國家產業政策形式出臺推動化纖工業發展的規劃或指導意見,彰顯了對化纖工業的高度重視。此次《指導意見》的出臺,是國家部委立足新起點,向全行業做出了最有力動員,充分體現了國家大力推進化纖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決心和信心,必將對我國化纖工業發展產生深遠影響。同時,《中國化纖行業發展規劃研究(2021-2025)》(化纖黃皮書)出版發行,本書涵蓋了化纖工業“十四五”科技發展綱要,匯聚了中國化纖行業“十四五”期間行業發展戰略的研究成果,為行業下一步發展提出參考??傮w來說,在國家部委的指導和全行業的努力下,2022年,化纖行業在科技、綠色、品牌方面取得了諸多成果。科技創新卓有成效:一批科技成果獲評行業科學技術獎和國家專利獎。神馬實業、中紡院等單位聯合完成的“高強聚酰胺66工業絲連續聚合多頭直紡技術開發及產業化應用”,濰坊欣龍、青島大學等完成的“基于十萬噸級生產線無機/有機復合阻燃纖維素纖維技術集成研究”等5個項目獲評“紡織之光”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唐山三友承擔的“高效低耗萊賽爾纖維生產技術及產品開發”,中紡院、浙江金彩等完成的“銅系抗菌防霉驅螨纖維工業化技術開發及應用” 等8個項目獲評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此外,還有多家化纖企業獲得中國紡聯的新產品開發貢獻獎,豐富了纖維新產品供給,滿足下游多樣化需求。
Copyright ? 2022 廈門廈迪亞斯環保過濾技術有限公司 閩ICP備17010466號 技術支持:網盛科技